2013年8月30日 星期五

老公寓翻新.巷弄裡的溫馨小窩 Part.2

室內設計 index.JPG
著手設計老公寓的經驗比新成屋多很多,其實很多老東西都很有味道,只是疏於照顧而損壞不得不放棄,40多年的老房子,也到了要全身檢查的時候了,其實我很喜歡現場的磨石子地板,但因為前住客沒好好照顧使地板污染嚴重,如果手上有老房子的朋友們,可以想想怎麼和老空間創造出新生活,在新舊對話玩味間(可以省下不少錢),讓人更珍惜手上擁有的一切。在充滿期待下,開工!


把老舊的地方通通拆掉,壁癌、磁磚、木隔間、不平整的牆、所有管線
室內設計 拆除.jpg
在拆除的過程,看似單純的工作其實也要經過規劃,視未來的材質面做不同的修整
室內設計 拆除2.jpg
舊有的門窗都一一拆除
鋁窗拆除.jpg

室內設計 拆除3.jpg
快完成的牆面,還會做最後的修整
室內設計 舊屋翻新 01.JPG

縮短敲打的時間,減少對鄰居的打擾
室內設計 舊屋翻新 02.JPG

舊的管道間開孔太低重新冼洞,水電工程同時進行
洗洞.jpg

在拆除比較有年紀的房子時,考量到屋子結構,舊的結構牆不將管路埋進去,之後直接用水泥覆蓋室內設計 水電.jpg

將不平整的牆面修平後,泥作師傅拉線準備打底,反覆確認打底後的完成面厚度和牆面的直角
室內設計 泥作2.jpg

第一層水泥粗底完成,再次確認牆面是否水平直角(瓦斯管查驗是否有漏瓦斯,確定無安全問題延用)
室內設計 泥作3.jpg
浴室的部分打底完成,之後施作防水
粉光.jpg
立框時一定要預留泥作填縫的空間,周圍灌住水泥,水泥確實填滿的窗框隔音性一定比較好室內設計 舊屋翻新 10.JPG
木作進場下角料
室內設計 舊屋翻新 06.JPG
天花板高度配合燈俱升到最高,冷氣排水管一律使用有保溫披覆的管材
室內設計 木工.jpg
落地門進場,之前是用帆布蓋住,不用擔心下雨天雨水滲進來
室內設計 舊屋翻新 07.JPG

用雷射水平儀再次確認水平
室內設計 舊屋翻新 08.JPG
從原有的欄杆處再加上防盜窗,外推的深度和隔壁平行,30-40左右的深度使陽台走道舒服很多,也可以種滿滿的小盆栽室內設計 舊屋翻新 09.JPG
客廳背牆貼文化石,這是在一開始就設定好的材質,選了這款較有凹凸不平風化面的款式,完成的感覺會更加自然室內設計 舊屋翻新 11.JPG

師傅抹完縫我做最後的修飾,縫一條一條的處理,文化石填縫方式不同完成效果很不同,這裡想呈現出很天然的自然面,在燈光下,凹凸面會更加明顯室內設計 舊屋翻新 23.JPG
油漆全面的批土
室內設計 舊屋翻新 12.JPG
房間另一角度
室內設計 舊屋翻新 13.JPG
大衣櫃做了許多的抽屜、褲夾和活動層板,每個人的穿著習慣不同,在規劃時充份的討論,完成後能更加貼近生活,衣櫃上方的空間也不放過,只要能利用的空間都想辦法不浪費。室內設計 舊屋翻新 14.JPG

客廳和臥房之間是書房的位置(現在是可愛女兒的房間),走道的另一側做了整排的收納櫃,一直延伸到房間內的衣櫃,收納高櫃也將原本梯型的格局修正室內設計 舊屋翻新 15.JPG

油漆工程披土完成,一字型的長動線機能切割一半,一邊是生活空間一旁是收納牆(雖然收納量很大,但據說很快就被塞滿滿)室內設計 油漆.jpg
衣櫃完成囉,用材質做上下的區分,小空間可以參考無把手的設計空間看起來是不是很清爽呢
室內設計 舊屋翻新 19.JPG
適當的切割搭配柔和的燈光,文化石也漆上清爽的白色
室內設計 舊屋翻新 18.JPG
超耐磨地板施工
室內設計 舊屋翻新 20.JPG
地板的施工法確實,每個品牌地板提供不同的收邊方式,配合現場做出不同的選擇
室內設計 舊屋翻新 21.JPG

入住後的一次簡單小紀錄,看貓咪懶洋洋睡著的樣子是不是十分享受呢,我喜歡他們夫妻營造家的風格,看到他們的生活照自己也能感受到那份溫暖,從之前超強的料理紀錄,到貓咪現在是小女兒的生活寫真,在這個小小的家庭裡,充滿女兒歡笑和哭鬧?的生活,每天似乎都發生著很有趣的故事。DSCF0110 拷貝.jpg



2013年7月29日 星期一

室內設計案,老公寓舊翻新.巷弄裡的溫馨小窩 Part.1

OLD.jpg
Erica 和 Wesley夫妻是我超喜歡的屋主朋友,和他們討論的過程相當愉快,我們有很多共同的想法,對於開門時回家的感覺,我們也有同樣的共識。踏入門時很直接感覺到放鬆,老房子的新生,也在他們夫妻一張張的照片下,紀錄著生活的趣事和感動。

R0017447.jpg

R0017454.jpg

R0017472.jpg
R0017455.jpg

R0017479.jpg

R0017476.jpg

R0017486.jpg
R0017481.jpg

R0017459.jpg

R0017457.jpg

R0017456.jpg

R0017461.jpg

R0017464.jpg

R0017467.jpg

2013年7月14日 星期日

嚮往一個健康的家.40年老公寓重生 - 室內設計舊屋翻新 Part.2

2.jpg R0019792.jpg
40歲的老房子,就像老朋友一樣有說不完的故事。
原始的屋況不理想已無人居住,房子老舊也到了該整理的時候,翻新後屋內有大面積的留白,讓人隨心所欲佈置喜歡的樣貌,沒有負擔的空間讓人靜靜享受行道樹和陽光所帶來的溫暖綠意。


ART_2821-650.jpg
莊敬路的老公寓都有點年齡,但樓層不高陽光沒有太多阻隔,於是將原有隔間做了些許的調整,及狀況不理想的牆面都拆除,地板全部換新,所有電路更新,引進大面積的陽光帶入室內,一整排的行道樹讓人覺得相當舒服,微微的涼風輕柔吹進室內,五顏六色的招牌和繁雜的車水馬龍,關上門後卻有屬於自己的安靜空間,這是老公寓獨有的街道感。


R0019804.jpg
ART_2830.jpg
照片前後的比對,牆面局部的開孔讓光線在室內流竄,明亮的光線和大片的綠意,如果有一張單椅和小邊几,點盞立燈,就是相當享受的閱讀角落,陽光和空氣是健康的房子非常重要的元素。


ART_2919.jpg
原本的隔間牆將光線都擋住,於是將三房改為兩房,使客廳的空間加大。曾經有想法將廚房和浴室位置對調,廚房和客廳結合,也是近年常見的一字型動線,日本稱為LDK(指的就是Living room、Dinning room和Kitchen,將這三大空間串聯在一起,從玄關、陽台造景、客廳一路延伸到廚房領域,採用全開放式的設計概念),因為屋主有租屋打算及預算上的衡量,最後將前後陽台光線引進室內,解決中間採光不足的問題,超大面積的陽光和良好的通風讓老房子走道變成明亮的廊道空間。心想著,擺上幾幅畫作讓空間更加生動,音響的聲音在空曠空間中環繞些些的迴聲,也許是99.7愛樂電台的古典樂或是104.9的交通電台,人聲和音樂夾雜著街道車聲融合在一塊,40年的老房子也可以很年輕,如同進入醫美診所後變美變年輕(笑)。


R0019791.jpg
ART_4319拷貝.jpg
在構想一個老空間翻新時,思考什麼東西能留下什麼東西該捨去,可惜這裡幾乎都是要拿掉的東西,發掘每個空間的特質是重要的功課,每個空間都有它的優缺點,還有獨有的特質,仔細思考後再做規劃,讓它展現漂亮的姿態。
(設計前後對照)



ART_2839.jpg

R0019805.jpgART_2868.jpg
(設計前後對照)


R0019795.jpgART_3064.jpg(設計前後對照)


ART_3071.jpg
能完全隱藏的拉門,空間更加簡潔,只剩下光線和白牆


lot06-650.jpg
白色的牆和等待好的燈光,就等主人掛上一幅喜歡的作品
PHOTO: 採花大盜丁雄泉


ART_3075.jpg

ART_3083拷貝.jpg
不做天花板,所有管線明管外露


R0019806 拷貝.jpg
ART_3113.jpg
星期五近黃昏的傍晚,路燈亮了起來,接近下班時刻馬路上人車擁擠許多,卻多了份悠閒的慢步調,一天的忙碌結束了,回到家,脫下外出外套,享受忙碌後輕鬆的週末夜晚,這是我相當喜歡的角落,有大片的窗、有綠樹也可以看見藍天、還有101夜晚微微的燈光和馬路上的路燈,老公寓的4、5樓介於和街道接近又帶有點距離的曖昧關係,會聽到馬路上的車聲還有些微的人聲喧嘩,離天空不會太近也不會太遠,綠樹和天空有很棒的分割比例,畫面由下而上是樹木的上頭,再來是對面老房子的立面最上面是天空,這也是一種相當完美的浪漫比例吧。



ART_3126.jpg
房子越蓋越高,或許可以看見天際線可以遠眺海平面,老公寓具有獨有和人緊密的人情味卻是無法取代的,據屋主說,這間房子第一任租的對象是外國人,或許對方也喜歡這份有想像空間且步調緩慢的自在感。



ART_4322.jpg 
LIGHT-1.jpgLIGHT-2.jpg
室內運用到的照明




R0019822.jpgART_2207.jpg
貼上烤漆玻璃前的廚房
PS:其實這道牆原本很想保留....



ART_2162.jpg斑駁的牆和地板其實滿搭的...

ART_3144.jpg後陽台防盜窗重新上漆

R0019813.jpgART_3189.jpg R0019816.jpg ART_3381.jpg 
ART_3368.jpg
ART_3361.jpg
ART_3219.jpg ART_3986.jpg(浴室設計前後)

ART_3468.jpg
這裡的傍晚非常美,如果少了上面提到的街道感也許就少了點這種寧靜和街道相融的氛圍,在完工的這一天我完全感受到隨太陽漸漸落下的光影層次,從藍到微紫到深藍最後接近黑藍,這裡的空間很簡單,但每次走進內心都會有不同感動,街道中的微光在心中讓人難以忘懷。


ART_3486.jpg
你會發現,每個角落的光線都在說故事


ART_3526.jpg
立燈?單椅?或者是任何的可能


ART_3510.jpg
慢慢進入寧靜的街道,太陽也慢慢落下,而這裡最美的夜晚生活才正要開始


ART_3539(透視修正).jpg
ART_3550.jpg ART_3551.jpg 
ART_3559.jpg 
ART_3575.jpg
ART_4222.jpgART_3579.jpg
沉浸在如此美的夜晚,期待未來故事的發展,也期待將來居住的每個人能慢慢發現空間所給予的驚喜,
在每個夜晚,點亮屬於自己喜歡的一盞燈。

「在看不到的地方,我們付出更多」,這是我最近在廣播聽到的一句話,設計不也是如此,在細節上往往花費更多心思去思考,某方面來說,室內設計是相當視覺性的工作,我們看到一個空間很直覺覺得舒服感到喜歡,眼睛能看見,手能觸摸到,但每件事背後其實藏著許多看不見的努力,用心在每個極小的細節,常有人以加減法來比喻設計,但空間設計並非單單設計上的加減法,不光是加個線板貼個壁紙釘幾張櫃子而已。「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室內設計就像是追求幸福的人生過程,讓人感到安心放心且放鬆,讓人想回家的家,心靈上的感受,完全超越了所有裝飾上的安排,能和每一位屋主一起奮鬥追求幸福的過程,也讓我感到十分珍貴。